关键词: 液下泵、自吸泵、螺杆泵
LC脱硫循环泵结构特点
1.1结构特点
(1)泵为单级单吸式离心泵,该形式在实践中已证明特别适用于FGD装置吸收塔循环泵输送磨蚀性、腐蚀性浆体。
(2)叶轮、耐磨板不采用口环密封形式,口环的设置将会被浆体快速磨损,从而导致泵的效率快速下降。
(3)具有轴向调节结构,叶轮能方便轴向调节保持叶轮与前盖板与耐磨板的间隙,从而保持泵的高效率。这是始终保持泵高效运行的最简便和最有效的办法。
(4)泵的布置形式为“后拉式”结构。这样可使泵在拆卸叶轮、机械密封和轴组件时无须拆卸泵的进出口管线。
(5)轴承采用稀油润滑。轴承安装在有橡胶密封圈辅助密封的可拆卸轴承盒内,防止污物和水进入。
(6)泵轴为大直径、短轴头,可以减少轴在工作中的挠曲,从而延长密封的使用寿命。
1.2吸收塔循环泵的设计优点:
总述:背拉出式设计,整套转子部件可以从电机端拉出,易于维护,泵体可保留在管路上,无需拆卸电机。
前拉出式设计耐磨板、叶轮、机械密封可由进口端拆卸轴承支架可调节提高耐磨性能轴承采用浸油润滑
泵体:泵体尺寸足够承压及耐磨,材料采用2605N,可焊,蜗舌部分特殊耐磨处理,流道切线出口,泵体设置底脚支承方式。
耐磨板:该零件装在泵体与进口之间,材料为Cr30A,此种材料 具有优良的抗磨蚀及耐冲蚀综合性能,由此而延长了泵体和叶轮的使用寿命。
叶轮:材料为Cr30A,不可焊,考虑到长期运行更为经济,因为轴承架可以调节,当叶轮有磨蚀的情况,叶轮可以重新加工延长使用寿命。前叶片结构可防止大的颗粒冲到叶轮与耐磨板的间隙中,前叶片与耐磨板间隙大,减小了介质(在叶轮与耐磨板)流速,减小磨损 ,叶片进行了特殊耐磨处理设计,背叶片的设计,减小了轴向力,还能阻挡大颗粒,轴承设计承压高(模拟在无背叶片情况下轴向力的水力模型),叶轮排气孔的设计,能够排出介质内的气体,防止机械密封干运转。
后泵盖:材料采用2605N,可焊,磨损通常发生在背叶片的区域,后泵盖安装在轴承支架上,释放应力,允许更大的磨损,延长了使用寿命,后泵盖通过螺栓固定在轴承架上,便于拆装,拆装时不会卡到泵体而损坏机封。
轴承体:轴承体由两部分组成,托架及轴承箱,轴承箱可通过螺栓及调节螺丝调节,在托架内水平移动。这样的优点是:轴承箱在托架内移动(根据叶轮再加工尺寸),但轴承内外环无相对位移,由于无相对位移,油封完全正常工作。拆卸时,较低部分保留在底座上,便于拆卸,位置准确,不会发生安装时部件相互卡住的现象。
机械密封:机械密封设计成单端面集装式结构,便于拆装。冲冼设计有两种方案:之一,装冲冼水管路固定冲冼水;之二,无需固定冲冼水管路,节段性冲冼。在机械密封工作区域,如果介质中含有气体,机械密封将会干运转,所以叶轮设计有排气孔,可避免大的、脏的颗粒接触机封。泵排水时易于泄空,密封腔体容积大,润滑充分、冷却充分。
泵型号 | 流量(m3/h) | 扬程(m) | 转速(rpm) | 效率( %) |
---|---|---|---|---|
LC900/1150 | 11000 | 25 | 420 | 89 |
LC800/1000 | 8600 | 25 | 450 | 88 |
LC700/900 | 6800 | 25 | 490 | 87 |
LC600/825 | 5100 | 25 | 590 | 87 |
LC550/700 | 4400 | 25 | 740 | 86 |
LC500/630 | 3000 | 20 | 740 | 84 |
LC450/500 | 2000 | 17 | 980 | 82 |
LC400/540 | 2200 | 25 | 980 | 82 |
LC300/635 | 1500 | 23 | 980 | 82 |